您当前位置:首页>道教经典 >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的价值观

时间:2012-05-25

道教认为天之道也即人之法,自然法则也应是人的行为规范,应把对自然法则的认识上升到人类行为价值的高度,将自己的行为与天地万物的运行规律融为一体。
一是宽厚仁慈是安心立命之本
道教认为,天慈万物,道“善利万物而不争”。人也应该效法天道“执左卷而不责于人”。范应元说:吾之心慈爱素具,由爱亲爱君推而爱人爱物,此皆自然之理。夫慈爱故能勇于行道,使亲安君尊,而天下无弃人,无弃物也。老子说:“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已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将救之,以慈卫之”。韩非子注曰:慈与子者,不敢绝衣食;慈于身者,不敢离法度;慈于方圆者,不敢规矩。
二是清心寡欲是修身养性之本
《道德经》云:“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罪莫大于贪欲,祸莫大欲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我不贪欲,则甘于恬淡而不奢侈,不因贪欲充塞其中以乱情,故而内心清静,以至能顺应本性以行天道,则能尽自然之理,以应万变而依然平安如故。
老 子说噪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范应元解释:噪极则寒,寒则万物凋零;静极则热,热则万物生长。是知噪动者,死之根;清静者生之根。故知清静者,为天 下之正也。体道者,成而若缺,满而若冲,直而若屈,巧而若拙,辩而若讷,亦无不出于清静矣。虽然,人岂有静而不动者哉?但不可躁暴,常以清静为正尔。
《皇帝内经》曰:恪淡无虚,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经常保持澹泊清静的心态,致使神安体健,这是道教告诫我们的修身养性之本。
三是谦虚柔和是立身处事之则
《道德经》第九章:“持而盈子,不如其己。揣而锐之,不可常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
意 为:做人的道理,应该知道进退的分寸。凡事适可而止,不要自夸自大。因为过于自信并且自满的人,往往就像元精溢流出来一样,得不偿失。与其自视其高,不如 放下自满、自大的臭架子,来得安谧恬适。自持才智聪明,而且锋芒毕露的人,将会受到别人的排斥与嫉妒。这样,他就不可能受到别人的爱戴与拥护。
金、 玉虽贵,但仍是身外之物;富有之人,即使金玉堆积满堂,一旦生命临终,还是无法将他们带进“地府”去。调适身心、修炼性命之人,应该珍惜自己身中的金玉, 养“性命之真常”,这才是用之不尽,取之不竭的。世上富贵之人,如果能破除骄傲的心态,他人必定会以谦恭心礼敬于你。倘若贪恋富贵,又骄傲自得,将使人嫉 妒反目,这就是自取祸殃的开始。只有功成身退的人,才最合乎自然的天道。
《道德经》第七十七章:“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意 为:天道的自然法则,不就像拉弓射物吗?目标在高的地方,弓箭就要往上抬;目标低一些,弓箭就要往下压。距离较近的,拉弓的力量就要小一点;距离较远的, 拉弓的力量就要大一些。天下万物,生生化化,物极必反,乾终复坤。万物在生化中维持平衡,自然于损益中展示法则。天道运行的规律,总是减少有余以补不足 的。可是人间之道就不是这样。世人常常去做些锦上添花一类虚伪的事,而救济贫困这些实质性的工作,却很少有人去做。有谁能够将有余的精神与财力,奉献给天 下贫困的人呢?我想只有具备高尚道德的人,才会做得到吧!因此圣人体悟大道,培养万物却不自恃有功,顺天下而行从来不会自以为是,高高在上。圣人不愿夸耀 自己的能力,他只是打算以自己的长外,去补助天下百姓的不足。这就是圣人所行的天道啊!

《道德经》第三章:“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意为:不要特别推重与标榜才干杰出的人,以免让人去争相谋取虚名与禄位。如此,人与人之间反而容易和睦相处;不要特别珍惜难得的财物,别人就不致受到外物的影响而迷惑昏乱,产生贪欲的妄想而沦为盗贼。
《道德经》第七十一章云: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惟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意 为:了解自己有所不知道,这可以称作“上格”的人。不明白自己有缺点,却志得意满,而且还自吹自擂,以为自己最了解“道”,这是得了高傲无知的病症。唯有 真正先知先觉的人,确实了解高傲无知是一种病,所以才能避免这种病。圣人谦卑为怀,品格高尚,所以圣人就不会犯高傲无知的毛病。
《道 德经》第三十八章云: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意思是:“大丈夫”做人处事,应该以“道德”为上,“仁义”次之,朴实而不轻浮,立身敦 厚,远离浅薄,讲求实质的意义,不要追求虚伪花哨的东西。《道德经》六十三章云: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意思 是:要做天下的难事,必先从容易的事情入手;要做天下的大事,必先从细小的事情开始。因此“圣人”总是先细小容易的事情做起,而不是一下子就想做大事业。 《道经经》第六十四章云: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又云: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 如始,则无败事。意思是:要做好一件事情,一定要在末开始之前就有所准备。治理国家也是一样,要在动乱末发生之前就先打好治国的基础。好比一棵数人合抱的 大树木,它的成长,是从一粒细心的种子开始萌芽的。一栋九层高楼的平台,是从一畚箕的泥土累积起来的。要走千里的路程,也要从脚下的第一步开始。世人常在 快要成功的时候,只因一时的松懈而遭到失败。只有将后关头当做开始一样认真谨慎对待,才能避免失败。《纯阳真人浑成集》云:莫论他人过,只寻自己病。
《道德经》第七十九章云: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意 为:一般世人好胜之心太强,且私欲过重,所以常常为了某些不如意的事情就发生争执,或是结下仇恨。像这种事情,都是双方过于自负而产生的结果。因此,纵然 在某种机缘下,有人出面调解,可是双方仍有些不愉快的情结隐藏在心中,难以消化。所以这种和解,只能算是勉强的,怎么会有完善的结果呢!
惟有“圣人”的心,虚静恬淡,不与世人争夺计较。如果有恩于世人,也不惦念于怀,更不思回报,这是“有德之士”的作为。
可是世人的心就不同了,其渴望回报的愿望,像是催讨债款那样,借出多少讨回多少,一点也不放松。至于无德的人,或许也会布施一些金钱物品,但他却把这样一点金钱物品当作种子一般,撒下一升谷种,企盼季节到来时能收一石。其功利之心实在庸俗不堪!
看来,只有“上天”的德性是最令人钦佩的了,因为“它”养育万物,同样施予恩惠。因此有心行善之人,应该学习“上天”的德性,然后成为“上天”的知己,跟它一样拥有“大公无私”的胸怀。实际上,天道是不分亲疏贵贱的,而有德的善人总会得到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