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道教经典 >

济世利民累功积德的慈爱观

时间:2012-05-25

道教历来讲奉献,慈心于物,济世利民,齐同慈爱,愍人之苦,急人之急,救人之穷,施恩不求报。这是道教的优良传统。

《道德经》第六十七章云: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意 为:我有三件宝物,长久以来一直珍藏着它们,慎重地使用它们:第一称为“慈”,第二称为“俭”,第三叫做“不敢为天下先”。“慈”即慈爱天下万物,以慈爱 之心待人。“俭”即节俭爱惜。节俭爱惜才能宽裕,做事游刃有余。“不敢为天下先”,所以成为天下万物的首领。可是现在有人舍弃了慈祥的爱心,而好勇斗狠, 凶恶残酷;舍弃了节俭纯朴,而荒淫无度,浪费光阴;舍弃了谦虚退让,而骄傲自大,瞧不起人。像这样子已经不知不觉地迈向死亡之路了。胸怀着天性慈祥,才会 有持久的勇气。因为慈爱本是上天所赋的自然本性。深刻地理会并且实施“三宝”的原则,也就能够悟出什么叫“上天庇佑”啊!
 

有关慈爱万物、济世利民的理念,在道教的许多经典中都有论说。如《太上洞玄灵宝上品戒经》中云:元始天尊演说十上愿,发愿舍身肉施饿禽兽,愿以身脂燃灯续明,愿施贫穷以衣食,原济病人以汤药。《太 上感应篇》云:慈者,万善之根本,人欲积功累德,不独爱人,兼当爱物,物命虽微,亦系生命。《洞真太上八素真经三五行化录诀》要求人们:慈爱一切,不异正 身。对于一切人和物,心恒急之与己同异,有识愿其道,无识愿其识生。《太上妙法本相经》云:善人如水,利人一切。《庄子·外物篇》引《诗》曰:青青之麦, 生于陵坡,生不布施,死何含珠为?《文子·道源篇》曰:收藏畜集而不加富,布施栗受不益贫。《吕祖说三世因果经》云:散财助人,不要浪费,今之富人,不外 鄙啬、奢华两种。一是积财不散犯造物之忌,二是将财浪费,受一世之穷。《关圣帝君正心录》教人要:广施善行,时行方便,广积阴功,救难济急,恤孤怜贫,创修庙宇,印造经文。舍药施荣,戒杀放生,造桥修路,矜寡拔困,重粟惜福,排难解纷,捐资成美,重训教人。《萨祖诰》中说:施财舍药济群生,积功累德修至道。《文昌帝君阴骘文》亦教导人们:救人之难,济人之急,悯人之孤,容人之过。广行阴骘,上格苍穹    济急如济涸辙之鱼,救危如救密罗之雀。   重训以格人非,捐资以成人美。

《三茅经》云:仁义溥博,忠君孝亲,损己利物,济苦怜贫,福资三途,恩及四生。《三茅真君垂训文》中天尊曰:欲求天仙当立一千三百善,欲求地仙当立三百善,苟或背义而动者,男不忠良,女不柔顺。纵虽通玄而有魔搅,必难成道。所有这些无不体现道教提倡的奉献精神。
 

《道德经》第五章云: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     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意 为:天地真的仁慈吧?为什么将万物当成祭祀用的草狗一样,用过之后就不要了?这是任其自生自灭。圣人真的不仁慈吗?为什么将天下百姓也当成祭祀用的草狗一 样用过之后就不要了?这同样任其自生自灭。其实天地化育物类是遍及一切的。圣人博爱的精神也是遍及一切的。他们的心境,绝不存有偏狭之意与分别之念。因此 万物的退化,完全是自身因果造化的结果,这怎么怪罪天地的不仁慈,或怪罪圣人的不仁慈?其实世间因果祸福完全是人们自己所作所为招来的啊。天地之间就好像 一个风箱。如果没有人去摇动它,它就虚静无为,然而它生风的本性是不变的;如果有人去拉动它,那么风就自然吹出来,取之不竭而用之不尽。天地与圣人的心境 是自然无为的。但是,现在有些人,常常自以为很聪明,擅作主张,执意妄为,固执己见,互不相让。像这种做法,不是很快就会走向失败吗?所以不如像风箱一 样,保持着虚静无为的状态。以养生为例;眼睛如果不多看,魂气就隐藏在肝脏;鼻子如果不多嗅,魄气就隐藏在肺脏;嘴巴如果不多说,神气就隐藏在心脏;耳朵 如果不多听,精气就隐藏在肾脏;身体如果不多动,意气就隐藏在脾脏。以上五个方面,归根结底一句话,是为了说明:一个人如果能够“守中”,体内真气自然归 于本位,浊气自然化元气,元气自然化神气,神气自然归于“虚无”。这就是修身的要诀,性命的关键。
《道德经》第十七章云: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意为:上古之时,首先是有德的圣君,行不言之教,处无为之事,使天上百姓不知不觉地得到感化。如此,人民承受圣君的恩赐,却不知道有圣君的存在。其次的贤明国君,虽然不能像上古的圣君一样淳朴无为,但尚能以德教化百姓和亲近百姓。这样的国君,还能得到天下百姓的称赞和颂扬。再次的国君,专以刑政与赏罚去治理人民。这时候的人民,就只知道畏惧国君了。最差一等的国君,无道无德,只会以权术愚弄人民,所以人民也就开始轻视侮辱他。这是什么原因呢?就是因为这种国君本身的诚信不足,所以人民也就不相信他。作为一个有德的国君,想要达到上古淳朴的治世风气,首先要慎重他的号令,信守他的诺言,使人民都能安居乐业,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以饮,耕田而食,人人都能顺利地将自己的事做好。如此治理国家,才可大功告成。而在大功告成之后,人民还不知道国君的功劳,反而说:“这是很自然的事呢!”这种治世的国君,才是最上等的称得上“无为”的国君呀。
《道德经》第十九章云: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意 为:真正的“圣人”不自以为是“圣人”。如孔子在世的时候,虽然有“圣人”的品行,但却不以“圣人”之名自居,这反而使他的圣名长久。这是因为他能够弃除 智巧的心机,顺其自然,所以人民学习他的言行,以他为榜样。这对人民来说,是利益百倍的。有力行仁义的时候,也是一样,不必刻意去标榜自己。能这样,人人 才能回复到孝慈的自然本性。如果人人都不以奸巧的手段去骗取利益,那么社会上的盗贼之心就消失了。以上三方面,很难成为国家的典法,以用来教化天下;因此 只能将它们作为生活准则`来教导天下的百姓。这就要提倡:外表单纯,内心质朴,减少私心,抑制欲望,使人们回归到原来的纯真本性。
《道德经》第四十六章云: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戌马生于郊。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意 为:天下有“道”的时候,国泰民安,人人知足,农夫驱赶着战马去耕田种地。这就好比一个善于养生的圣人,他内心泰然,以“中正之道”安身,以“和煦之气” 立命,而清静无事。但是,一旦到了天下无道的时候,人人贪得无厌,这个时候战乱难免要发生了。因此,母马也都要被拉到荒郊野外去打仗。由此联想到修行问题 不是可以获得有益的启示吗?一个修行者如果不守清静无为之道的话,就会产生贪欲之念,导致心上之“刀兵”横出,性中之“意马”胡闯,不得一时的宁静, “神”无一刻之守舍,“心”无暂时之安闲。这就是人心无道之时,性命怎能长保呢?由此看来,天下祸根之大,莫过于过分强烈的欲望。如兄弟阋墙,朋友反目, 覆宗灭族之事,往往是一念之差所致。人的邪恶之念虽起于隐微,却如星火一样,有朝一日,它可以燎原蔓延。所以说修行之人,先要“止邪念”。邪念如果不止, 虽日夜不眠地一心“求道”,只不过是劳形而已。知足之人无所不足,无往而不泰然,不贪求身外之物,反复身中“自性之宝,如此还有什么不满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