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文物古籍 >

茅山道院现存的部分文物碑刻和文化遗迹

时间:2012-05-25

文物古迹
千百年来,茅山的高道宗师 留下了大量的文物碑刻和文化遗迹,其中价值较高的有:梁元帝撰文并书写的《陶先生朱阳馆碑》,陶弘景撰文的《茅山曲林馆碑》,唐代书法家颜真卿撰文并书写 的《李玄靖(静)先生碑》,唐代诗人李白撰文的《汉东紫阳先生碑铭》,宋真宗撰文并书写的《御制观龙歌并序碑》,宋理宗书写的《上清宗坛》石刻,元代书法 家赵孟兆页书写的《崇禧万寿宫记》、《华阳道院碑铭》,清代高道笪重光撰文并书写的《茅山九霄官天炉碑铭》.清代康有为撰文并书写的《葬母碑》、“众妙” 石刻,等等。许多文物碑刻,由于朝代的更替,道教的兴衰,大多毁于战火或遭受人为的破坏,有些碑刻因年代久远,风雨剥蚀或只存残片而难以辨认。尽管如此, 据清乾隆《句容县志》记载,清初茅山道观碑刻仍有256通之多。茅山道院现收藏碑刻24通,保护修复文化古迹6处,其他有唐代石刻三官像,金尼玉简,宋代“镇山四宝”砖刻,明代石雕香炉,清代字画等文物多件。
一、辖区内道教文物
1、玉印、玉圭、玉符、呵砚
宋崇宁(11021106年)年间.宋徽宗赐予茅山上清派第二十五代宗师刘混康八件珍宝:《上清大洞券策简词》十二卷轴、《上清大洞秘录》十二卷轴,《辽王诗简》一卷、玉靶剑一把、玉印、玉圭、呵砚、玉符。前四件在历代战乱中丢失,后四件被称之为“镇山四宝”,一直由茅山道士收藏传承。19669月“文化大革命”初,玉印、王圭、玉符、呵砚四件珍宝被“造反派”抄走,交原句容县文化馆,后又收藏于南京博物馆,1985310日,又复归茅山道院。 
五印;长6. 8厘米、宽6 .4厘米、厚2厘米,印把3.8厘 米,上有瑞兽,文字篆体阳文,上刻六字:九老仙都君印,据《三宝太监下西洋》记载:茅山玉印是战国“和氏壁”的一部分刻制,有“夜食三两朱砂,日盖千张黄 表”之说。据传明洪武年间玉印被收到宫中,意欲改制“奉天承运文宝”的皇帝玉印,但三刻三试印文却成“九老仙都君印”六个篆字。明太祖无奈,于洪武十二年 (1379年)送还茅山道士。一年一度的香期朝山进香的信徒都要在香袋、腰带上盖一方玉印,意能消灾延寿,遇难呈祥。
玉圭:又称宗坛玉圭。其长3. 4厘米、宽7 .l厘米,厚0.7厘米,玉质莹润,光透澄澈,上尖如茫茫海浪纹理,又如飞龙在天的纹饰,下方遍生叠蟑岚烟。执圭为信,早有定制。《玉悔》记载:宋乾德元年(963年)十一月十三日,圣上斋崇元殿,服通天冠,绛纱袍,执锁圭,乘玉辂,由明德门乾飨太庙,十六日奉衮执圭合祭天地。茅山之圭另有奇特,它能随着季节的交替,变出不同的颜色,圭身表屋玉质细腻,手触表面顿觉冰凉,与外界接触圭身出现“汗水”。
玉符:又称镇心符。长9.6厘米、宽7.1厘米、厚0.6厘 米.文字篆体阴文,上刻有六字:合明天帝日敕。符古为信物,或两半对合为一,或画上符文。古时符的质地有木、竹、玉石三种。茅山镇心符为玉质符文,质坚润 白,尤为珍贵。陆修静《太上洞玄素灵真符卷上》记载:该符从都匠符衍化而来,具有很多灵应:“若遇灾兵之间,盗贼虎狼风波之内,及惊恐恶梦闯招魂之声,吊 裘临严,见诸污秽,皆正心诵:合明天地日三过,无不禳也。”此符有驱邪镇宅,保命护身等功效。
坷砚:又名哈砚。亦是玉质,呈长方形,体积很小,长9厘米、宽4.4厘米、高1厘米,表面有墨堂而无墨汁。墨堂长6.4厘米、宽3.2厘 米,呈白色玉质,口对其呵哈,砚内顿时出现细密水珠,舔笔而蘸。自出丹朱色,润笔就可书写。道士画符等即用丹砂之笔。呵砚左上角有两条小鱼,据说每日子午 时分,两鱼均合于中间池内,称为“子午归槽”。可惜的是清末曾国藩之子来茅山鉴赏四宝时,老道长讲了四宝的神奇功效,他惊叹不已,一时不慎,将呵砚掉至地 上,跌破呵砚一角,且在小鱼与水槽之间出现一条裂痕,致使鱼不能归槽,从此而消此法,留下一个无法弥补的遗憾。
2、鎏金龙
鎏金龙三件,1985年茅山玉柱洞出土,其中一件长95厘米.前胸宽35厘米,腿和尾部似虎形,嘴尖而长,龙身鳞纹细如星点,通体鎏金,制作精美。其余两件均长144厘米,胸部宽5厘米,龙头有角,身有鳞甲纹,与虎相似,形象生动,制作时代均为晚唐时期。现存于句容市博物馆。
 
二、茅山道院现存的部分文物碑刻和文化遗迹
1、梁代石井栏
 栏高0.63米,口径0.88米,底径1米。 此井栏表面斑驳多孔。俗称麻石。上有铭文“此是晋世真人许长史旧井天监十四年更开治十六年安栏”,字迹多漫.但尚可辨认,书风与镇江焦山《瘗鹤铭》十分相 似。经考证,确定此井栏铭文为陶弘景所书。晋许长史在玉晨观旁曾营宅炼丹,有炼丹井“阴阳”两口。梁时陶弘景在许长史修炼处修造“朱阳馆”’并为纪念上清 派创始人之一的许谧而置井栏,亲书铭文,放于许长史旧井之上。明代玉晨观道士呼为陶公丹井。清太平天国军兴后井栏下落不明。19815月,句容县图书馆陈世华在茅山玉晨村一户农民家中发现梁代石井梯栏,遂运回县文化部门保管;19925月,经交涉送还茅山道院,现藏九霄万福宫内。
2、唐代李玄靖(静)先生碑
此碑为青石,共1595字,全称为《茅山玄靖先生广陵李君碑铭并序》,碑头落款:“金紫光禄大夫行湖州刺史上柱国鲁郡开国公颜真卿撰并书”,此碑刻于唐大历十二年夏五月(777年),宋绍兴丁巳五月十四日(1137年)遭风折断;明时为雷火所焚;清乾隆年间,学士钱辛楣游茅山玉晨观时,发现牵玄靖(静)先生碑已糜碎,尚存20余片,遂与另一位学士汪志伊一起,写信给句容县徐君彬、俞君献搜寻残碑,督工椎拓,共捡到残石23片,后适贾人挟此碑宋拓本至,其文字与钱辛楣考订无异。乃偿贾人值,付姚东樵以缺字勾勒上石,期成完璧。惜清咸丰年间又遭兵乱碑断成数片,现只收存残石3片,藏于茅山元符万宁宫。
3、宋代御制观龙歌并序碑
碑为青石,高1.8米、宽0.8米、厚0.13米。 乃北宋真宗皇帝赵恒撰文并御书。其在《御制观龙歌并序》中有记载:“茅山记云:雷平池,火浣官池井有小黑龙游其中.今少睹者,又有郭真人池,池中常有之。 盖灵物变化所处不一,人或取之出山,虽缄闭于器皿中,皆潜失焉。近遣中使任文庆醮祭名山,为民祈福,文庆祷取两龙来献,因将二龙以行,中路风雨,果失其 一,持一龙至阙下,细观其形。诚有可异,故为歌以纪之……”此碑毁于清咸丰年间。19838月,在元符宫五层台道观遗址大龙池边发现《御制观龙歌》碑片2块,收回藏于元符万宁宫内。
4、宋上清宗坛碑    
碑为青石,长2.6米、高l米、厚0.2米, 南宋理宗皇帝赵昀为褒奖上清派第三十八代宗师蒋宗瑛久雨祈晴有功而御书送之。上清宗坛四字每字大约一米见方,笔力遒劲,其字为茅山所有碑刻之最。原放置元 符万宁宫最上一层,近积金峰顶,在茅山第二十五代宗师刘混康结茅修炼之所——潜神庵前,为“宗坛祠”,俗称九层台,上祠上清历代宗师。宗坛祠毁于清咸丰年 间,现存“宗坛”二字,横躺在元符宫第七层台废墟上(另有宗坛祠石刻屋顶在宗坛石刻之侧),重越千斤,无法搬运收藏。
5、刘混康墓志
刘混康是茅山上清派第二十五代宗师。19709月,其墓被人挖掘,出土一方墓志,长0.82米、宽0. 70米,文34行,行32字,题为“宋葆真观妙冲和先生赠太中大夫刘公幽馆记”。墓志后被改作他用。金坛文管会存有一张拓片。
6、朱自英先生显扬碑
俗称“雷接碑”,其碑为青石,带有白色条纹。云阳南郭陈辅造。七闽西山蔡仍书并题额。宋徽宗政和五年(1115年)养索法师徐希和立石称:此碑系上清派第二十六代宗师笪净之得陈辅文后立碑于乾元观。现存乾元观。
7、华阳洞石刻
 “华阳洞”三字,每字约一米见方,直行排列,楷书。相传为宋苏东坡手迹,有人认为是米芾手迹。此石刻可见“唐咸通九年”字样,其余模糊难辨。又见“宋皇佑庚寅二年,程迪、陈辅,郭徽太常博士等题名”。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书“栖玄”二字等。由于历史久远,崖壁风化剥蚀严重,许多石刻已辨别不清。
8、睹星门石牌坊
位于元符宫。“睹星门”三字,原为元朝末年茅山上清派宗师王天嵩所书,已不存。现为已故黎遇航道长所书。“第八洞天、第一福地”八大字是清代大书法家王澍所书,石刻落款为:“雍正六年(I 728年)夏五月朔旦司封可谏史宫里人王澍书。”字体为正楷,每字大约一米见方。
《四库全书》,《金坛县志》称:王澍为茅山金坛人,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考中举人,后以选贡入国子监,五十一年(1712年)登进士.任翰林院编修,并充任《五经》篆文馆总裁官,后因得罪朝廷同官而被免职.曾隐居茅山,一生著作很多,书法在清代首屈一指,无锡“天下第二泉”、扬州大明寺正南墙“天下第五泉”皆为王澍所书。元符宫牌坊建于宋代,修于元末,毁于清末。茅山道院1987年在遗址上重建。现牌坊高7.5米、长21. 8米。睹星门两侧牌坊的四根青石云头盘龙柱有两根是宋代石雕,另两根为元代石刻。
9、宋代玉简
玉简长23. 3厘米、宽l3.3厘米、厚近l.7厘米,全称为《理宗金录投龙玉简词》.南宋理宗皇帝赵昀御书于嘉熙元年(1137)九 月,埋在茅山大茅峰之巅表台底(也称飞升台,宋前称天市坛),此是中国古代帝王流行之“埋舆法”,意即告盟天地,诞集嘉祥,祈祷九天,护国安民,使皇图茂 延百世而致太平,坐底四方之治,保基图于巩固,措民物于敉宁。后茅山道教历经沧桑,九霄宫三天门飞升台也几易其名,但宋理宗投送的“玉简”却静静地躺在坛 底不与世事纷争。1985年秋,茅山道院重新建造三天门飞升台,南京江宁石工在清挖台底基石时,在台底座下1.65米深处挖得一块雕花四方青石板,揭开青石板,发现石板下放有玉简一块,送交茅山道院,使得这块《茅山志》中记载的、历代道士传说的、神秘非常的“玉简”终于面世。1990年经四川大学考古学专家考证,“玉简”文字内容与元《茅山志》、清《茅山志》中所记载内容除“宏”字刻成“弘”字外.其余完全一致。玉简现收藏于九霄万福官内。
10、元符宫三天门万寿台
三天门万寿台为青石雕刻而成,三天门高2. 4米,门头以上共有四层,一层为二龙戏蛛浮雕,二层为石刻三天门匾额,三层石雕为五只姿态各异的仙鹤,最上层为粱、沿、脊俱全的石雕屋顶。两旁石柱高达6 .5米,共分五级,一级门柱高3.4米,二级立体盘龙柱高1. 5米,三级立体“八节”石墩高0.4米,四级莲花石座高0.4米。最上一层为一对高08米, 栩栩如生、遥遥相对而视的雌雄石狮。整个三天门石刻浑然一体,雕凿精细,榫头衔接严实,鬼斧神工,立体感强,其雕刻工艺非今人可及。万寿台造型也很奇特, 台分三层,中路没有七下台阶供皇帝、太后等行走,台阶是从东南角上至西北角下。查《茅山志》和其他有关资料,此台宋元时专为帝王和太后启建“金录道场”拜 章上表用。原万寿台前建有碑亭.亭内有雕龙石碑一通,上刻“圣寿无疆”。三天门两旁石柱上刻有楹联一副:“仙乐彻九霄祝一人之有庆,天香招五鹤祈四海之同 春。”经考证三天门万寿台建造于南宋理宗时期。明嘉靖年间重建,乾隆十年和十七年重修,抗日战争时期和“文化大革命”中均有不同程度的破坏(据老道士回忆1967年曾有20多个红卫兵欲用粗绳索拉倒三天门,连续拉了三次,绳断人伤而石门不动)。现三天门万寿台于1992l112修复竣工。
11、明敕真人传派碑
碑高0.8朱,宽0.5米、厚0.1米,为青石,碑头篆书《敕真人传派》。其内容为:
    混靖希景    守汝玄志    宗道大天
    得惟自尊    克崇祖德    绍真应
    师宝友嗣    永世仁昌    公存以敬
    有子必承    能思    端拱一成
落款为:“嘉靖丁丑岁(1 549年)孟秋吉旦,上清六十二代宗师华阳洞灵官戴绍资立石,卞州窗书丹篆额。”此碑原立于元符宫九层台“宗师祠”,其法派共48字,起字于上清派二十五代宗师刘混康的“混”字辈。查清《茅山志》卷3“静一刘真人道门传派”。落款也是戴绍资立石,碑上有三个字辈与清《茅山志》记载有出入,碑上是“惟、嗣、拱”,志书上是“性、词、供”,经查阅清《茅山志》卷l“道秩考”,卷宗“上清嗣宗师四十五代传”,认为志书中“性、词”两字辈是正确的,而石碑上“惟、嗣”两字辈是错的,只有“拱”字辈是对的。此碑于1983年在元符宫八层道观废墟中发现,已收藏在元符万宁宫内。
12、“黄鹤常临”石刻
置于元符官勉斋道院内。“黄鹤常临”为楷书,高达0.5米、宽1. 5米,4字前有“嘉庆乙丑年谷旦”,后有“京都邹文瑞题写”。
13、清康有为葬母碑、众妙石刻
葬母碑为白矾石,高1.6米、宽0.9米、厚0.13米。现边角多破缺,字体为古隶,为清末戊戌变法领袖康有为撰文并亲书,落款时间为“孔子二千四百六十八年丁巳九月六日(1917年) 弼德院副院长康有为撰文并书”。碑中记述康有为家庭情况及其母亲一世含辛茹苦,躬亲哺养子女和康有为变法失败,流亡海外,其弟康广仁被害于北平,康有为怕 母亲伤子之痛而隐瞒真情.以及未及尽孝道等事。康有为晚年信道,尤喜风水堪舆之学,兼及道藏之书。曾跑过许多名山大川,寻找栖息隐居之所,最后选择茅山, 常住道观过着似隐非隐的生活。自1916年起.他就在茅山亲自为其母相看墓地,经过反复多次比较勘测,最终选择了茅山白云观西北青龙山西侧的一块“风水宝地”,于1920年夏将其母亲灵柩自广东南海原籍运抵茅山安葬。他先后在茅山住了近4年时间,留下了大量墨宝真迹,其中元符宫内的一块康有为于戊辰年(1918年)四月书的“众妙”石刻较有价值。“众妙”每字大约一尺见方。
目前,茅山道院已在九霄万福宫建成“茅山道教文物陈列馆”,已把所有收藏的文物、碑刻、拓片等陈列展出,并配以文字介绍,以供海内外广大道教学者、信徒及游客考察观赏。